建材防水兼具短中长期投资价值,“光伏防水”或成板块新的看点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特约 | 叶文辉
从经济工作会议来看,2022年稳增长基调非常确定。考虑到短期地产、出口、消费难堪“托底”大任,在今年稳增长政策组合中,旧基建仍占有一席之地。结合当前新基建、新能源偏高的估值,我们认为,短期随着市场对稳增长悲观预期不断修正,以建筑、建材和工程机械为代表的旧基建板块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关注建材领域的防水板块。
旧基建等待信贷放量
建筑、建材、工程机械或同步扬升
2021年地产行业深受政策调控影响,**总需求趋弱。加之海外疫情逐步缓解,前期我国出口超**景气难以持续。而且,由于高企的居民杠杆率以及对经济增长前景担忧,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消费数据乏善可陈,这从去年消费股萎靡也能管窥一二。
2022年,要想实现维持金融稳定及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的5%增速,基建的发力或兜底必不可少。2021年,能源基建实现“跨越式”发展,各地相继出现“运动式减碳”和“碳冲锋”等提前透支短期需求行为,叠加新基建大多是轻资本发展模式,整体在2022年能实现对经济总量拉动有限。因此,旧基建的发力,可以说关系到2022年经济平稳增长,短期值得跟踪的是12月金融数据。经济企稳的前提来自信贷放量,若放量大概率意味着旧基建发力。
而把握旧基建的投资机会,还是要围绕建筑、建材、工程机械三大板块。
其中,建筑方面主要还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性行情,叠加前期估值偏低,近期市场表现相当不错。比如在绿电运营上有所探索的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又如在锂电和储能上发力的四川路桥,再如有高速资产REITs概念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中国交建。当然,建筑板块更多还是主题性炒作,具体转型升级能落地多少尚存诸多不确定因素。
建材方面,前期受地产周期影响,情绪点引爆的时间比较晚。但具体标的大多有较长期的主线逻辑,如品类拓张和集中度提升,也不失为一个近期值得关注的方向。比如从事瓷砖生意的蒙娜丽莎、帝欧家居、东鹏控股,从事石膏板的北新建材,从事防水的东方雨虹、科顺股份,管材的中国联塑、伟星新材等。
工程机械是过去半年承压明显的一个板块,主要还是挖机等数据同比持续下降。不过,随着2022年底“国四”排放标准实施,工程机械可能会出现新一轮弱复苏。在当前估值较低的背景下,整体性价比尚可,比如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力液压、浙江鼎力等。
建材防水兼具短中长期投资价值
考虑到建筑板块的题材性,宽信用行情的落足点或更多还在建材跟工程机械。结合建材龙头的集中度、成长性及估值,尤其后两者都比工程机械低不少,建材板块或许是当下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在“房住不炒”大的背景下,建材体现出纯缩量市场特点,但这并不代表行业内就没有好的投资机会。越是如此,越能体现出龙头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从而降低投资过程中选择品种的难度。同时,考虑到目前**城镇化率程度,中期来看,房地产销售规模仍有望维持在10亿平方米左右,这也意味着建材板块中长期还有生存空间。
在建材众多子领域中,笔者相对更看好防水。短期看,2021年由于沥青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防水龙头产品端提价相对滞后,因此整体利润率出现承压,加上市场对地产需求下滑以及信用风险发酵的担忧,之前一段时间防水板块回调较大。不过,随着近期新一轮调价周期开启,以及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趋势回落,预计防水龙头利润率有望得到改善。
中期看,在基建稳增长政策下,大量来自市政和民生的项目有望拉动防水行业非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同时,2022年有望成为“光伏防水”需求爆发元年,当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光伏屋面,其中高质量防水工程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测算,到2025年光伏屋面防水的市场规模就能达到500亿元,可谓纯增量市场。
随着分布式屋顶光伏推广,其相应的防水是个容易被忽略的强议价环节。现有防水往往寿命无法与光伏电站长达25年的生命周期匹配,而漏水所产生的损失是业主不可容忍的(跟住宅防水的痛点类似)。因此,惟有掌握了高分子材料防水技术的少数龙头企业,才能进入光伏防水赛道进行角逐。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